近日,素有“鉀肥之王”稱號的國內最大鉀肥生產企業(yè)——青海鹽湖工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*ST鹽湖”)發(fā)布公告稱,因2019年年度業(yè)績預計存在大額虧損,公司股票以及衍生品種可能將被實施停牌。
根據公告,*ST鹽湖預計,2019年度實現歸母凈虧損432億元-472億元,或將創(chuàng)下A股公司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。
然而,在上述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(1月13日),該公司早盤一字跌停,隨后直線拉升翻紅,短暫回調后,再次拉升翻紅,截至收盤時,*ST鹽湖報收于8.56元/股,跌幅0.23%。
國資兜底資產包
公開資料顯示,*ST鹽湖始建于1958年,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,實控人為青海省國資委,其主要業(yè)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、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。其中,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,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(yè),被業(yè)內稱為“鉀肥之王”。
對于巨額虧損,*ST鹽湖表示,主要來自破產重整中的資產處置,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.35億元。
具體而言,虧損主要來自兩方面:一是,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(yè)有限公司、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(下稱“鹽湖鎂業(yè)”、“海納化工”)出現經營虧損,2019年前10個月,這兩家子公司分別虧損約31億元、8億元;二是,鹽湖股份化工分公司(下稱“化工分公司”)全年虧損約8.62億元。以上三家公司累計共虧損超47億元。
自2019年11月開始,*ST鹽湖就開始公開出售賬面價值為574.77億元的資產包,其中包括化工分公司資產85.2億元;持有的鹽湖鎂業(yè)股權54.5億元、對鹽湖鎂業(yè)應收債權349.5億元,持有海納化工股權25.2億元,對海納化工應收債權60.2億元。
然而,經過評估之后,化工分公司、鹽湖鎂業(yè)、海納化工資產的評估值分別僅有43.8億元、177.5億元、32.8億元,累計254.2億元,減值超過220億元,減值率接近40%。
上述資產包經過六次拍賣全都流標,按照此前相關協議,有青海國資背景的青海省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以30億元兜底虧損資產。
天風證券固收組在一份研報中指出,地方政府在面對債務困境時,大概率仍會力保優(yōu)質國有資產的控制權。從地方政府角度來說,折價處置資產可能觸及國有資產流失的道德窘境,而選擇債務重組短期內可能影響區(qū)域融資環(huán)境,推升融資成本,但只要優(yōu)質資產仍在控制之下,就仍有東山再起的可能。面對出售優(yōu)質資產和推升地方融資成本的兩難困境,青海省國資委大概率選擇了后者,畢竟鹽湖股份優(yōu)質的鉀、鋰、鎂等重要礦產資源對青海省的意義重大。
保殼戰(zhàn)正式打響
某私募人士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表示,“*ST鹽湖流拍屬正?,F象,中標后,中標方將要承擔其債務問題,因此沒有人愿意接手這個‘燙手山芋’。該公司剝離不良資產,是為了避免不良資產繼續(xù)拖累公司,從而達到保殼的目的。”
記者梳理*ST鹽湖歷年財報發(fā)現,2017年開始,該公司凈利潤呈現斷崖式下跌。2017年,*ST鹽湖凈利潤虧損41.59億元、2018年繼續(xù)虧損34.47億元、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5.13億元,累計虧損超84億元。
該公司去年三季報顯示,截至2019年9月30日,*ST鹽湖實現營業(yè)收入154.78億元,同比增長22.55%。其中,該公司鉀板塊業(yè)務占營業(yè)收入的比重為50%左右,毛利率約70%且有上升趨勢。
前述私募人士告訴記者,“目前*ST鹽湖已經實現連續(xù)三年虧損,若第四年繼續(xù)虧損的話,會被退市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其剝離不良資產,回歸擁有資源優(yōu)勢的鉀和鋰兩大業(yè)務板塊之后,仍有恢復元氣的機會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剝離不良資產后,*ST鹽湖還有一項債務問題亟需解決。
據1月10日的公告,*ST鹽湖債權方面(債券簡稱“12鹽湖01”),截至1月8日下午,共有1111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,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485.88億元。同日,共有866家債權人向鹽湖鎂業(yè)管理人申報債權,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470.83億元;共有628家債權人向海納化工管理人申報債權,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106.43億元。
上述私募人士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指出,“從目前的重整進展來看,轉股價格、金融債權人的償債比例和轉股比例能否獲得債權人認可是*ST鹽湖破產重整能否成功的重點。若重整草案未獲債權人通過,該公司有破產清算的風險。”
(文章來源:國際金融報)